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活水教育首页>培训资讯>培训服务

福泉金山街道:“五个精准” 提升村(社区)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实效

发布日期:2021-08-10

为选优配强村(社区)“两委”干部队伍,福泉市金山街道始终坚持以村(社区)干部队伍综合能力素质提升作为突破口,聚焦培训对象、培训课程、培训师资、培训过程、培训效果五个关键要素,积极谋划、创新理念、精准发力,确保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工作扎实推进。


精准锁定培训对象。为有效破解部分村(社区)干部培训精细化不够、精准度不高等问题,金山街道坚持全覆盖、广受益,将村(社区)“两委”干部纳入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总盘子。依托街道工委校主阵地,制定出台《金山街道“金青塑能计划”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实施方案》,以村(社区)组织书记、村(居)委会主任为重点,其他“两委”干部、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员、社区专职网格员、优秀后备干部等全部列入培训范围。及时开展全覆盖摸排,精准建立培训对象台账和培训档案,精准调训培训范围,确保村(社区)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效提升。


1.jpeg

精准设置培训课程。针对村(社区)干部培训内容单一、学用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。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,坚持把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首要环节,严格按照“干什么训什么、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,将培训课程精准划分为政治素质锻炼、政策执行能力、带领群众致富能力、服务群众能力、基层治理能力、村(居)务管理能力、廉洁自律能力等12个专题,结合金山街道乡村振兴、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、集体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,实行培训对象“点单”,授课教师“上菜”运行模式,科学制定课程计划。先后设计推送政策理论、基础务、矛盾纠纷调处、活动策划、意识形态、乡村振兴、公文基础、公务礼仪等24门课程,有效确保了村(社区)干部集中精力学政策、学方法、学技术,不断提升其解决问题、推动工作的综合能力。


精准配置培训师资。坚持把做好师资统筹作为提升村(社区)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,围绕课程设置,科学精准衔接配置培训师资,确保授课教师在政治上过得硬、在教学上有方法、在内容上有质量、在运用上可落实。一方面苦练内功,加大内部师资培养使用力度,推行“基层干部上讲台”制度,通过街道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政策、村(社区)组织书记上讲台讲经验、优秀村(社区)干部上讲台讲案例等方式,从街道干部队伍中发现挖掘12名优质的师资队伍。另一方面借助外援,不断充实优化外部师资库,及时将市内外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一定理论功底的领导干部、专家学者、优秀村(社区)组织书记等纳入街道工委校兼职师资队伍,定期邀请外部师资队伍为村(社区)干部开展培训。目前,金山街道工委校外部兼职师资库已储备32名授课教师。


精准抓实培训过程。坚持把从严管理要求和多元化培训贯穿村(社区)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始终。一方面,按照“一培训班一方案”要求,明确每一期的培训主题,并围绕主题精准制定培训方案,合理规划培训时间,确保培训与工作双促进。严格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求,形成培训事务有人管、培训过程有人盯的教学管理模式,进一步增强了培训期间学习纪律和组织纪律观念,为高质量培训提供了保障。另一方面,坚持以多元化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。通过采取集中授课、现场观摩、座谈发言、集体讨论等方式,切实将“课堂”“体验”“案例”“调研”进行有机融合,确保村(社区)干部在教育培训中能够学好理论政策、掌握经验方法、了解成功案例、拓宽视野思路,从而解决好“干什么、怎么干”的问题,让培训对象从“被动学”向“主动学”转变,保证学有所用。


精准掌握培训效果。围绕目标导向,坚持将培训效果作为检验村(社区)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成效的重要抓手。培训中,主要通过查看参训学员的学习笔记、心得体会,观察了解学员反应,并通过学员课后评价等方式,对每一堂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,以便对下次培训作动态调整。培训后,实行学考测评,组织实施专题实践和考核测试,检验课程内容、形式、效果是否符合预期,并将测考成绩张榜公示。


通讯员 杨进


编辑 梁晓琳


编审 莫宇 张发扬


【来源:天源新闻】